【明報專訊】被譽為「植物學活百科全書」的國際植物權威胡秀英前日 (22日)早上辭世,中大發言人表示,胡享年102歲。她畢生專門研究冬青等植物,在中藥研究上享譽海內外,中大生命科學院計劃日後在中大校園及胡攻讀博 士的美國哈佛大學,分別種植一棵冬青樹,並把胡的骨灰分別撒在兩棵樹下,象徵胡秀英研究植物學不懼寒冬,歷久長青。
中大校長沈祖堯表示,對她辭世深感痛惜,並向她的親人致以深切慰問,稍後會為她舉辦悼念會和喪禮。他又說,胡秀英年過百歲仍從未言休,其孜孜不倦的治學精神十分值得年輕人學習。
兩校各種冬青 紀念貢獻長青
中大發言人表示,胡享年102歲(另有指胡於1908年出生,享年104歲)。她二次大戰後在哈佛取得博士學位,出任該校安諾樹木園研究員近30年,及後加入中大生物系任高級講師。1975年她退休後,一直在中大以名譽高級研究員等身分繼續從事研究。
胡 秀英的學生、中大生物系榮休教授畢培曦表示,計劃在中大和哈佛分別種植一棵冬青樹,並把胡的骨灰撒在兩棵樹下,紀念她對兩所大學的貢獻。他說,哈佛大學安 諾樹木園長已同意在園內種一棵冬青樹,並把部分胡的骨灰撒下;稍後他會向中大校方建議,在生物系大樓門外種植冬青樹,象徵中大植物學研究不懼寒冬,歷久長 青。
過百歲仍上山採標本
畢培曦續稱,胡秀英即使年過百歲,仍一直堅持上山採集標本,每日回中大製作標本,至今已製作3萬多 種。這些標本一式5份,一份留在中大標本館,其餘會轉贈予其他大學,中大生命科學院計劃向校方申請,把標本館命名為「胡秀英標本館」,並籌款1500萬元 擴建及聘請專人管理,透過展示其畢生心血,令植物學可薪火相傳。
做研究「只問耕耘不問收穫」
胡秀英早前曾表示,小時候因曾服食中草藥而逃過鬼門關,所以一生與植物為伴。談到求學之道,她形容秘訣在於「專注」和「永不言休」,相信只要本着「只問耕耘,不問收穫」的原則做研究,一切問題均可迎刃而解,所以即使已屆百歲高年仍堅持每日研究。
近年她最為人認識的研究,是她在1999年以91歲之齡,研發出以苦丁茶、崗梅根及救必應3種冬青植物,輔以5種中藥配製出專抗流感的「三冬茶」造福港人,成為現時港人常用的中成藥。
明報記者 蕭輝浩 李芷君
 Source: http://news.mingpao.com/20120524/gca1.htm